一种常见的充电方式是路边充电,通过改装的灯柱或其他专用点,汽车可能会在路边停车过夜。
加利福尼亚是气候领导者,不仅出于意愿,而且出于必要性,是气候变化后果的实时例子:这里的野火、热浪、灾难性泥石流、停电和干旱成为全球头条新闻。美国投资者拥有的电力事业公司多年来一直反对净计量规定,他们呼吁建设新的大型地面太阳能发电厂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尽管如此,这批煤炭仍然安然无恙,并正在根据港口的船期进行装载和发运安排。或带动其它煤炭项目复苏一直以来,Carmichael煤矿都是澳大利亚气候变化问题的雷区,支持者认为其能够带动经济,反对者则指责其将进一步加重气候危机。澳大利亚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主任Tim Buckley表示,Carmichael煤矿实现出口将带动澳其它煤炭项目启动。Tim Buckley表示,即便煤炭价格下跌,Carmichael煤矿经济效益缩水,阿达尼也有能力将其动力煤产能扩大至2000万吨。据了解,阿达尼于2010年启动Carmichael煤矿项目建设,最初计划投资160亿澳元,年产能将达到6000万吨动力煤,但由于澳本土争议颇大,项目贷款方、保险公司及主要工程公司陆续退出。
近日,澳大利亚最大煤矿Carmichael启动首批煤炭出口。不存在弃煤选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新闻网指出,澳大利亚似乎并未打算放弃煤炭,甚至还对煤炭行业保持较高期待。也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一次能源中的石油占比持续下滑,反而是天然气和核电这类区域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在不断扩大。
当然OPEC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于是基于土地对于经济体系的意义被严重削弱,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工厂,科技带来的工业生产力尤其是从重商主义时代起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也许是巧合,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为50~60年,新技术的出现一般出现在长周期的下降阶段,并在下一周期的上升阶段被大规模应用。北溪-2是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五家欧洲公司的合作项目,每年可输送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可满足欧洲10%的天然气需求。
但北溪-2对于乌克兰和美国来说是眼中钉。——亨利·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能源对于整个现代货币信用体系的作用巨大。
无独有偶,2003年卡扎菲跟马来西亚以及几个伊斯兰石油国家一起,签署了协议,建立黄金第纳尔货币,且约定石油和天然气必须使用黄金第纳尔结算。如今全球美元储备,再没有回到20世纪70年代80%的占比。2002年起,欧元区的贸易额就比美国高出24%,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3%,高于美国的22.6%。技术的发展使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下一个时代,又会有什么新手段,谁又会成为新赢家?曾几何时,一罐白色粉末就能让航母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开到波斯湾。
后来,欧盟领导人在乌克兰问题上,甚至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与俄乌签订《明斯克协定》。首先是1974年与OPEC首脑沙特达成盟约,内容包括OPEC石油商品必须以美元计价,而美国将拥护沙特王室。因此,通过北溪-2进口的天然气极大概率不会例外,也将以欧元作为计价单位。回看工业革命之于金本位淘汰的逻辑,亦如今日欧元对美元的挑战。
可还记得2021年那场波及全球的能源风波?经济复苏带来通胀预期,国际煤炭、石油等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加之以新能源产业链未能闭环,气候波动等不可抗力致使水电风电产出下降,引发燃料市场恐慌。工业革命将化石能源的能效扩大到足以替代人力,而人的能量来源来自土地生产的粮食。
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也是欧洲最大进口天然气来源。眼下单从结算量看,欧元确实有望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
20世纪最后一年,欧元启动,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货币。20世纪中叶,法国曾大力发展核电技术以争取国家能源独立,截至目前全国2/3的电力来自核能。对于内部矛盾丛生、政治经济不稳定。土地是封建时代核心资产,土地所有者可以在其上进行粮食生产和矿产挖掘,前者是封建时代生产活动重要的能源,后者则是将能源使用效率放大的工具所需的原材料。石油美元也已经支棱了快50年,但此时此刻,石油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性正在下滑,全球能源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全球控制力边界持续收缩,被迫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被排除在《明斯克协定》签署之外的美国而言,欧洲加大力度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恐怕万万不能接受和允许。
此前的俄欧天然气管道经过乌克兰,不仅给当地共赢了充足的天然气,而且每年还能给当地带来近30亿美元的过路费。整体的费用,欧盟出资46%,其余国家每国出9%,共同参与这一项目。
美元即便放弃锚定石油,也可以轻易找到另一项核心资产进行锚定。20世纪下半叶,经过两场世界大战的洗牌,经济重新开始飞速增长,货币需求不断扩大。
我们唯有在寒冷的黑夜中点着明灯,等待下一位圣贤的到来。2006年,中美欧俄日韩印七方共同签约,决定在法国建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
石油美元体系就这样支棱了近半个世纪。也是在这个时候,乌克兰危机走向了战争边缘……如果俄罗斯与欧盟因乌克兰问题而恶化,那么北溪-2也将陷入尴尬的境地。没有航母的绝对优势和石油这一核心资产的背书,欧元即便锚定自身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规模,也无法消除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浮动对持有收益的影响,其信用也终究难以与美元并肩。但有碍于种种因素而陷入停滞。
因此要维持石油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低位,或将更加困难。但代价就是欧盟这个全球能源消费占比超过12%的经济体,将反手给石油美元体系以巨大冲击,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信用。
在这场能源革命中,欧洲是最积极的玩家之一。不断升温的局势,刻意的拱火,危机背后的草蛇灰线,让我们不得不心存疑虑,也许这次的乌克兰乱局的影响,到此还只是个开始。
2020年石油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仍有约31%(1990年代为40%),同时也是全球最大总商品,其贸易总量大大超过黄金、铁矿、铝、铜等大宗商品的总和数倍。——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和历史学家2022年2月8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称,中国和俄罗斯近期达成了能源供应战略协议,签订了2个石油和天然气大单。
2021年9月,顶着巨大制裁压力的北溪-2管线全部完成,并于10月份开始注气。到4月15日美军在伊拉克主要军事行动宣告结束。即便在最近10年中,欧元在全球支付中的使用量也与美元交替登顶。化石能源效率正来到瓶颈,全球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也陷入了增长的泥潭。
黄金天然是货币被用以衡量贸易,而后成为财富的象征,甚至权力的彰显。在争夺能源的路上,人们甚至不惜动用一个国家强大的军事机器。
最直接的原因,与欧元崛起有关。尽管美国还在持续渲染战争威胁,挑逗乌克兰两个独立州时不时擦枪走火,但似乎乌俄局势已经没有了之前那么引发全球恐慌了。
但怎样确保信用?现代货币并不具备典型意义的使用价值,也不再锚定贵金属价格。因此激进的加息,甚至可能存在经济硬着陆的风险。